[1] |
王天平, 李珍. 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取向与实践路向[J]. 重庆高教研究, 2013, 11(4):14-22.
|
[2] |
赵雪梅, 钟绍春. 生态视域下“三个课堂”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价值意蕴、运行机理、发展路径[J]. 电化教育研究, 2022, 43(7):48-55.
|
[3] |
顾明远. 试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 教育研究, 2012, 33(9):4-10.
|
[4] |
[5] 杨小微. 城乡教育一体化:乡村教育现代化的一种路径选择[J]. 中国民族教育, 2021(5):15.
|
[6] |
潘新民, 金慧颖. 乡村学校信息化优质教学资源供给困境与出路[J]. 课程·教材·教法, 2022, 42(7):84-89.
|
[7] |
刘善槐, 朱秀红, 王爽, 等. 技术嵌入与资源优化:信息技术对农村教师编制需求结构的调节作用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22(7):7-15.
|
[8] |
纪德奎, 赵晓丹. 大文化观视域下乡土教育的转型[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7, 9(6):6-10.
|
[9] |
柯清超, 王朋利, 张洁琪. 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模式、分类框架及发展对策[J]. 电化教育研究, 2018, 39(3):68-74.
|
[10] |
徐蕾. 在场性、在地化与精确性: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实践[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1, 41(1):111-113.
|
[11] |
[16] 邬志辉, 马青. 中国农村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与道路选择[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6):58-62.
|
[12] |
[13][14] 秦玉友.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教育现代化自信危机与重建[J]. 教育研究, 2021, 42(6):138-148.
|
[15] |
陈明选, 冯雪晴. 我国数字教育资源供给现状与优化策略[J].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6):46-52.
|
[17] |
谢泉峰. 实现“人人通”的“网络学习空间”是什么[J]. 中国电化教育, 2017(2):64-68.
|
[18] |
姜英华. “工匠精神”在高职文化建设中的生态意义解读[J].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18, 17(6):48-52.
|
[19] |
赵丹, 范先佐, 郭清扬.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基于集群发展视角[J]. 教育研究, 2019, 40(3):90-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