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季轩民, 程红艳. 溯本追源:现代教师道德建设的良知之维[J]. 现代大学教育, 2019(2):73-79.
|
[2] |
韩东屏. 反思“人性自利”[J]. 伦理学研究, 2016(6):120-125.
|
[3] |
戴文杰, 马宁. 自私还是无私:自我利益和他人需求对利他行为的调节[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 2018:686-687.
|
[4] |
毕吉利, 周福盛. “无私奉献”还是“有‘利’可图”:教师道德的功利性释读[J]. 教育评论, 2017(11):8-12.
|
[5] |
亨利·西季威克. 伦理学史纲[M].熊敏,译.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171.
|
[6] |
张兴华, 王铁军. 教师职业道德[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8:129-130.
|
[7] |
罗国杰. 伦理学[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9:207.
|
[8] |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8:159.
|
[9] |
檀传宝. 论教师的义务[J]. 教育发展研究, 2000(11):5-9.
|
[10] |
朱海就. 道德规则和道德能力[N]. 深圳特区报,2019-10-15(03).
|
[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李芳:以身挡车救学生[EB/OL].(2018-06-14) [2023-01-05].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1806/t20180614_339847.html.
|
[12] |
栾永玉. 大爱千秋:记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英雄谭千秋[M]. 长沙: 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8:7-9.
|
[13] |
倪梁康. 心的秩序:一种现象学心学研究的可能性[M].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0:100.
|
[14] |
李泽厚. 美学四讲[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25.
|
[15]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383.
|
[16] |
杨启亮. 教师道德发展的几个境界[J]. 教育发展研究, 2009, 29(6):40-43.
|
[17] |
蔡辰梅, 刘刚. “教师是一种良心活”:对教师职业认同方式的分析与反思[J]. 教师教育研究, 2010, 22(1):6-11.
|
[18] |
李霞. 当代青少年的良心发展的心理学研究: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启示[M]. 上海: 东方出版社, 2012:245.
|
[19] |
王玉樑. 论理想、信念、信仰和价值观[J]. 东岳论丛, 2001(4):62-66.
|
[20] |
叶文梓. 论教师的教育信仰[J]. 浙江社会科学, 2004(2):110-114.
|
[21] |
孟子[M]. 朱熹,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44.
|
[22] |
杨天宇. 礼记译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457、703.
|
[23] |
李保强, 薄存旭. “教学相长”本义复归及其教师专业发展价值[J]. 教育研究, 2012, 33(6):129-135.
|
[24] |
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M]. 吴光, 钱明, 董平, 编校.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7:845.
|
[25] |
高伟. 论良知的现代教育价值[J]. 教育研究, 2019, 40(5):31-42.
|
[26] |
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M]. 吴光, 钱明, 董平, 编校.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7:845.
|
[27] |
陈荣捷. 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43.
|
[28] |
金薇薇. 论教师的道德自律[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0(2):43-46.
|
[29] |
CALDERHEAD J, GATES P. Conceptualizing reflection in teacher development[M]. New York: The Flamer Press, 1993:123.
|
[30] |
杨天宇. 礼记译注[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457、703.
|
[31] |
肖雪慧, 兰秀良, 魏磊. 守望良知:新伦理的文化视野[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8:247.
|
[32] |
王阳明. 传习录注疏[M].邓艾民,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144.
|
[33] |
陈来. 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171.
|
[34] |
韩承敏. 道德楷模:生活世界里的向善力量——兼谈青年大学生道德教育[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31):43-44.
|
[35] |
张权力. 论教育者教育信仰之构成[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6, 15(4):63-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