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军, 张涛. 大数据时代下的教育智库: 特质、责任与未来平台构建研究[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2):101-105.
|
[2] |
邹巍, 郭辰. 我国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现状及其提升路径[J]. 教育科学, 2014,30(3):68-72.
|
[3] |
韩凯辉, 徐艳利. 高校教育智库参与政府教育决策: 定位、困境及路径[J]. 当代教育科学, 2019(2):50-54.
|
[4] |
李赐平, 肖琴. 均等视域下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城乡差距根源与改善策略[J]. 现代教育科学, 2020(2):17-22.
|
[5] |
薛二勇. 我国高校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的政策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 2015 (12):7-12.
|
[6] |
葛剑雄, 胡鞍钢, 林毅夫. 改变世界经济地理的“一带一路”[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5:183-184.
|
[7] |
孔祥金, 赵明杰, 刘薇薇, 闻德亮. 构建新型高校智库: 医学人文研究新进路[J]. 教育科学, 2015,31(6):50-56.
|
[8] |
韩玉梅, 宋乃庆. 新型教育智库的组织形态和研究路径[J]. 教育研究, 2019(3), 145-153.
|
[9] |
郝肖航. 地方省级教育智库建设现状与改进对策[D]. 沈阳:沈阳师范大学, 2018.
|
[10] |
秦瑾若, 秦德增. 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建设探析[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3):174-178.
|
[11] |
刘国瑞, 王旭, 李璐. 教育智库建设的系统思考与创新实践[J]. 现代教育管理, 2016(12):1-6.
|
[12] |
赵春花. 从TTCSP智库评估指标看国际教育智库的发展[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6.
|
[13] |
王小飞, 闫丽雯, 姜晓燕.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策略:来自中俄国家教育智库研究的启示[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0(7):1-4.
|
[14] |
李凌. 理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的3个维度[J]. 智库理论与实践, 2019(1):15-24.
|
[15] |
罗弦, 阚阅.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政策的回顾与展望[J]. 重庆高教研究, 2017(1):53-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