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姜大源. 刍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时空构建[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6):43-50.
|
[2] |
谢德新, 向明洁. 我国职业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变迁逻辑与优化路径: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J]. 职业技术教育, 2023(30):28-36.
|
[3] |
王保星. 历史制度主义与我国教育政策史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136-141.
|
[4] |
石耀月, 吴合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变迁研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J]. 高教探索, 2024(5):36-45.
|
[5] |
马雪松. 历史制度主义的发生路径、内在逻辑及意义评析[J]. 社会科学战线, 2022(6):187-197.
|
[6] |
[20] 潘懋元, 朱乐平. 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逻辑:历史制度主义视角[J]. 教育研究, 2019(3):117-125.
|
[7] |
何东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 海口: 海南出版社,1998:17-24.
|
[8] |
[23][31] 曲建武, 黄磊.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启示[J]. 教育科学, 2022(5):1-7.
|
[9] |
[10][12][13][22] 《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466,473,467,473,471.
|
[11] |
王鹏飞, 钱永慧, 杨帆. 新教育视角下的劳动教育理想及其行动路径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23(2):8-14.
|
[14] |
[15] 何东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M]. 海口: 海南出版社,1998:1915-1916,2588.
|
[16] |
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2001-06-08)[2024-06-09].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0106/t20010608_167343.html.
|
[17] |
习近平号召“以劳动为荣”:激励劳动者, 托举中国梦[EB/OL].(2017-04-28) [2024-04-29]. http://country.cnr.cn/gundong/20170429/t20170429_523732098.shtml.
|
[18] |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2018-09-10) [2024-09-10]. https://politics.gmw.cn/2018-09/10/content_31093631.htm.
|
[19] |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 人民日报, 2020-03-27( 1).
|
[21] |
周洪宇, 付睿.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治理体系[N]. 中国教育报,2022-10-13(7).
|
[24]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邓小平论教育[M]. 3版.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9.
|
[25] |
孔子如何看待劳动?[EB/OL].(2023-05-09)[2024-05-09]. https://marx.sdust.edu.cn/info/1072/3052.htm.
|
[26] |
[27] 马慧子, 马梅. 劳动教育独具的文化价值[N]. 光明日报,2023-06-17(4).
|
[28] |
石绍庆. 新中国首届劳模大会开启劳模运动新篇章[J]. 工会信息, 2024(6):12-15.
|
[29] |
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0-11-24)[2024-11-25]. http://www.ccps.gov.cn/xxsxk/zyls/202011/t20201125_145180.shtml.
|
[30] |
汤铎原. 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我国技工教育演进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 2024(6):25-31.
|
[32] |
周光礼, 吴越. 我国高校专业设置政策六十年回顾与反思: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5):62-75.
|
[33] |
曾天山. 我国劳动教育的前世今生[EB/OL].(2019-05-08)[2024-12-08]. https://www.workercn.cn/255/201905/08/190508095834528.shtml.
|
[34]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的通知[EB/OL].(2010-02-21) [2024-12-0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006/t20100621_179017.html.
|
[35] |
金金, 程天君. 普职分流政策的变迁:脉络、结构与逻辑[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6):26-37.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6.003
|
[36] |
戚梦蛟, 陈建军. 区域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德育, 2019(2):44-46.
|
[37] |
刘鹏照. 加强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J]. 现代教育, 2019(10):4-6.
|
[38] |
刘银景. 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的“渐进-多源流”分析:调适、耦合与发展[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22(1):1-10.
|
[39] |
杜岩岩, 牛军明. 教育强国背景下教育家型教师的内涵阐释、生成特征与系统造就[J]. 教育科学, 2023(5):1-8.
|
[40]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EB/OL].(2024-07-20) [2024-07-21]. https://www.gov.cn/zhengce/202407/content_6963770.htm?sid_for_share=80113_2.
|
[41] |
徐海娇. 重构劳动教育的价值空间[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6):51-56.
|
[42] |
黄济. 关于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建议[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5):17-22.
|
[43] |
瞿葆奎. 劳动教育应与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并列[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3):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