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於燕燕. 试析10—13世纪西欧的修道院改革[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3.
																						 | 
										
																													
																							| [2]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 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248.
																						 | 
										
																													
																							| [3] | 
																						 
											[英]  托马斯·莫尔. 乌托邦[M].戴镏龄,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0:69.
																						 | 
										
																													
																							| [4] | 
																						 
											[7] [33] 外国教育通史(第3卷)[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0:63、12、315.
																						 | 
										
																													
																							| [5] | 
																						 
											[6] [英]  洛克. 教育漫话[M].傅任敢,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201、200.
																						 | 
										
																													
																							| [8] | 
																						 
											[9] [10] [法]  卢梭. 爱弥儿(上卷)[M].李平沤,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3:262、231、274.
																						 | 
										
																													
																							| [11] | 
																						 
											[12] [英]  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上卷)[M].郭大力,等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2:26、342.
																						 | 
										
																													
																							| [13] | 
																						 
											[14]  张焕庭. 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173、205.
																						 | 
										
																													
																							| [15] | 
																						 
											[瑞士] 裴斯泰洛齐选集(第一卷)[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4:329.
																						 | 
										
																													
																							| [16] | 
																						 
											[17] [18] [法]  傅立叶. 傅立叶选集(第三卷)[M].汪耀三,等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2:205、2、19.
																						 | 
										
																													
																							| [19] | 
																						 
											 夏芝莲. 外国教育发展史料选粹(上)[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567.
																						 | 
										
																													
																							| [20] | 
																						 
											[英]  欧文. 欧文选集(第2卷)[M].马情槐,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206.
																						 | 
										
																													
																							| [21] | 
																						 
											[22]  吴式颖, 任钟印. 外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八卷)[M].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5:218、207.
																						 | 
										
																													
																							| [23] | 
																						 
											日本世界教育史研究会. 六国技术教育史[M].李永连,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281.
																						 | 
										
																													
																							| [24] | 
																						 
											[25] [26]  CREMIN L A.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chool[M]. New York: Alfred.A.Knopf, 1961:26、27、28.
																						 | 
										
																													
																							| [27] | 
																						 
											[31]  李明德, 金锵. 教育名著评介(外国卷)[M].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2:267、321.
																						 | 
										
																													
																							| [28] | 
																						 
											 洪丕熙. 德可罗利的教育学说及其影响[J]. 外国教育资料, 1983(5):1-9.
																						 | 
										
																													
																							| [29] | 
																						 
											[30] [意]  蒙台梭利. 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3、158.
																						 | 
										
																													
																							| [32] | 
																						 
											[美]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邹恩润,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28:319.
																						 | 
										
																													
																							| [34] | 
																						 
											 赵祥麟. 杜威教育论著选[M].王承绪,编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217.
																						 | 
										
																													
																							| [35] | 
																						 
											 林建华. 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观[J]. 青年与社会, 2013(9):46.
																						 | 
										
																													
																							| [36]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邓小平同志论教育[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109.
																						 | 
										
																													
																							| [37] | 
																						 
											 王定华. 试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蕴与方略[J]. 课程·教材·教法, 2020(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