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龙宝新, 李莎莎. 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逻辑、特征与路径[J]. 高校教育管理, 2023, 17(5):1-10.
																						 | 
										
																													
																							| [2] | 
																						 
											 杨晓慧. 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的教育强国[J]. 教育研究, 2024, 45(9):13-19.
																						 | 
										
																													
																							| [3] | 
																						 
											 张智, 刘志铭. 思政引领力之于教育强国建设:意义、内涵及提升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 2025(1):54-60.
																						 | 
										
																													
																							| [4] | 
																						 
											[8]肩教育之责,谱强国新章:专家、师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N]. 光明日报,2024-09-12(14).
																						 | 
										
																													
																							| [5] | 
																						 
											 王峰. 全国教育大会:首次提出教育强国六大特质持续巩固“双减”成果[N]. 21世纪经济报道,2024-09-12(1).
																						 | 
										
																													
																							| [6] | 
																						 
											 李承宗, 谢翠蓉, 江辉. 论教育的伦理价值[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11):40-43.
																						 | 
										
																													
																							| [7] | 
																						 
											深刻把握教育强国的科学内涵: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N]. 中国教育报,2024-09-13(1).
																						 | 
										
																													
																							| [9] | 
																						 
											 龙宝新. 中国自主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建设:意义、蕴含与路径[J]. 教师发展研究, 2024, 8(1):9-16.
																						 | 
										
																													
																							| [10] | 
																						 
											 宋萑, 徐淼, 吴雨桐. 中国教师教育自主知识构建:意涵、进展与机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11):30-53.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11.003
																																														 | 
										
																													
																							| [11] | 
																						 
											[45] 刘复兴, 惠文婕. “六力”构建教育强国建设框架[N]. 光明日报,2024-10-08(15).
																						 | 
										
																													
																							| [12] | 
																						 
											 申国昌, 陶光胜. 铸造大国良师:习近平总书记教师教育重要论述的内涵及特征[J]. 教育研究, 2019, 40(8):12-14.
																						 | 
										
																													
																							| [13] | 
																						 
											 刘复兴. 青年教师要努力做“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J]. 人民教育, 2022(9):1.
																						 | 
										
																													
																							| [14] | 
																						 
											 李培彤, 陈时见. 中国教师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逻辑与发展路径[J]. 教师教育研究, 2024, 36(4):1-6.
																						 | 
										
																													
																							| [15] | 
																						 
											 闫建璋, 李静. 再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基于学科基本问题的思考[J]. 教师教育研究, 2020, 32(5):1-10.
																						 | 
										
																													
																							| [16] | 
																						 
											 秦德生, 唐丽芳.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70年发展历程与展望[J]. 社会科学战线, 2022(11):233-241.
																						 | 
										
																													
																							| [17] | 
																						 
											 王红, 罗小丹. “目的适切性”:师范类专业认证何以促进教师教育课程质量观的转变[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1):31-40.
																						 | 
										
																													
																							| [18] | 
																						 
											 刘鹂, 刘钟芬. 论多主体视域中的教师教育者教学能力问题[J]. 教育科学, 2016, 32(2):27-32.
																						 | 
										
																													
																							| [19] | 
																						 
											[20] 赵英, 朱旭东. 论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建构[J]. 中国高教研究, 2021(10):52-57. 
																							 
																									doi: 10.16298/j.cnki.1004-3667.2021.10.08
																																														 | 
										
																													
																							| [21] | 
																						 
											 陈婷婷. 教师教育政策生产研究:价值话语的建构与重构[D]. 浙江师范大学, 2022.
																						 | 
										
																													
																							| [22] | 
																						 
											 饶从满. 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意蕴与课题[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60(3):54-60.
																						 | 
										
																													
																							| [23] | 
																						 
											 王红, 罗小丹. 整体性建设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支撑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系统谋划[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11(2):1-10.
																						 | 
										
																													
																							| [24] | 
																						 
											[25] 林崇德. 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J]. 教育研究, 2023, 44(10):108-114.
																						 | 
										
																													
																							| [26] | 
																						 
											 王继红, 匡淑平. 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实挑战与优化策略[J]. 思想理论教育, 2020(5):92-95.
																						 | 
										
																													
																							| [27] | 
																						 
											 柏路, 包崇庆. 习近平关于师德师风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内容结构及理论品格[J]. 思想教育研究, 2021(9):10-16.
																						 | 
										
																													
																							| [28] | 
																						 
											 王新清. 从“好老师”到“大先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路径[J]. 中国高教研究, 2021(9):31-37.
																						 | 
										
																													
																							| [29] | 
																						 
											 颜莹. 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生成过程、关键要素及潜在规律[J]. 教育发展研究, 2024, 44(20):35-43.
																						 | 
										
																													
																							| [30] | 
																						 
											 刘志. 教育家精神: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价值理想[J]. 教育研究, 2024, 45(6):138-147.
																						 | 
										
																													
																							| [31] | 
																						 
											 胡忠英. 教师幸福感结构的实证研究[J]. 全球教育展望, 2015, 44(4):86-94.
																						 | 
										
																													
																							| [32] | 
																						 
											 章永, 魏欣. 特殊教育教师幸福感与职业倦怠、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四川省特殊学校为例[J]. 基础教育, 2014, 11(5):70-75.
																						 | 
										
																													
																							| [33] | 
																						 
											 张明, 陈改, 韩梅, 等. 全纳教育教师职业使命感对工作幸福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0, 18(2):248-254. 
																						 | 
										
																													
																							| [34] | 
																						 
											 姚茹. 中国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现状调查与教育建议[J]. 中国特殊教育, 2019(3):90-96.
																						 | 
										
																													
																							| [35] | 
																						 
											 李广, 盖阔. 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J]. 教育研究, 2022, 43(2):13-28.
																						 | 
										
																													
																							| [36] | 
																						 
											 邵林海, 曲铁华.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背景下师范教育的未来发展[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5(5):102-105.
																						 | 
										
																													
																							| [37] | 
																						 
											 栾学东. 数字化背景下在职教师教育教材开发的三大走向[J]. 教师教育研究, 2014, 26(6):27-30.
																						 | 
										
																													
																							| [38] | 
																						 
											 王阿习, 宋佳宸, 牛双红, 等. 互联网时代的芬兰教师专业发展:从学科教师到新型学校社区的设计者——访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师教育专家Hannele Niemi教授[J]. 中国电化教育, 2018(1):126-132.
																						 | 
										
																													
																							| [39] | 
																						 
											[43][44] 袁丽, 吴娱. 面向未来教育的教师专业性与教师教育:“第十四届东亚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J]. 教师教育研究, 2019, 31(6):123-128.
																						 | 
										
																													
																							| [40] | 
																						 
											 陈雷. “人工智能+教师教育”生态系统的初步探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19, 29(9):13-18.
																						 | 
										
																													
																							| [41] | 
																						 
											 周跃良, 吴茵荷, 蔡连玉. 面向人机协同教育的教师教育变革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2022, 43(10):5-11.
																						 | 
										
																													
																							| [42] | 
																						 
											 周洪宇, 易凌云. 大数据时代教师教育的变革[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7(1):7-12.
																						 | 
										
																													
																							| [46]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N]. 光明日报, 2025-01-20(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