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苏联] 列·斯托洛维奇. 审美价值的本质[M].凌继尧,译.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17.
|
[2] |
姜艳, 李如密. 教学想象力:内涵、价值及其激发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 2017,37(2):48-54.
|
[3] |
叶秀山. 美的哲学[M]. 北京: 东方出版社, 1991:45-46.
|
[4] |
[南斯拉夫] 弗·鲍良克. 教学论[M].叶澜,译.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4:17.
|
[5] |
姜艳, 李如密. 教学立美:内涵、价值以及实施路径[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9,11(2):42-48.
|
[6] |
[日] 竹内敏雄.艺术理论[M]. 卞崇道, 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196.
|
[7] |
Currie. G, Ravenscroft . Recreative Minds. Imagination in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30.
|
[8] |
[德] 黑格尔. 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2.
|
[9] |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中国教育学刊, 2016,37(10):1-3.
|
[10] |
E.Louis Lankford. Preparation and Risk in Teaching Aesthetics[J]. Art Education, 1990,12(5):51-56.
|
[12] |
北京大学哲学系. 古希腊罗马哲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327.
|
[13] |
储朝晖. 教育改进的想象与实证[N]. 光明日报, 2015-05-12(014).
|
[14] |
潘知常. 诗与思的对话:审美活动的本体论内涵及其现代阐释[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7:242.
|
[15] |
[美] 朱迪思·朗格. 想象知识:在各学科内培养语言能力[M]. 刘婷婷,译.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5:31-32.
|
[16] |
王献章. 课堂恶作剧的有效处理及预防[J]. 教学与管理, 2012,29(31):30-32.
|
[17] |
李如密. 教学艺术论(第2版)[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71.
|
[18] |
王枬. 教师审美能力表现初探[J]. 教育科学, 2001,17(4):51-53.
|
[19] |
[德]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384.
|
[20] |
李英玉, 齐璐. 论审美教育对创造性人格发展的意义[J]. 教育科学, 2006,22(3):3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