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托马斯·库恩. 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2.
|
[2] |
焦炜, 徐继存. 百年教学论教材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 2012, 32(10):21-29.
|
[3] |
赵宁宁. 我是谁——作为教学论学习者的困境与反思[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 5(1):91-108.
|
[4] |
[32] 徐继存. 教学论的本性与追求[J]. 教育研究, 2010, 31(1):91-94.
|
[5] |
[8] 李文奎. 论伟大的捷克教育家杨·阿摩斯·夸美纽斯的著作《大教学论》——为纪念夸美纽斯诞生365周年和《大教学论》出版300周年而作[J].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科学), 1957(1):163-172.
|
[6] |
郝志军. 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46.
|
[7] |
苑勘. 夸美纽斯及其《大教学论》[J]. 齐齐哈尔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3):76-81.
|
[9] |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3.
|
[10] |
娄雨. 教育学“科学还是技艺”的历史重审:从夸美纽斯出发的思想史研究[J]. 教育研究, 2020, 41(7):62-74.
|
[11] |
刘明翰, 刘丹忱, 刘苏华. 文艺复兴时代的教育思想家[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327.
|
[12] |
蔡宝来. 试论现代教学论的心理学基础[J]. 现代教育论丛, 2002(1):27-31.
|
[13] |
唐斌. 杜威的探究性教学论:出场语境及其视域偏差[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 32(3):55-62.
|
[14] |
杜威. 经验与自然[M].傅统先,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2-29.
|
[15] |
涂诗万. 杜威教育思想的形成[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5:53.
|
[16] |
[17] 列·符·赞科夫. 教学论与生活[M].俞翔辉,杜殿坤,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2-4、151.
|
[18] |
毕淑芝, 唐其慈, 王义高, 等. 当代苏联教育家的新思想赞科夫的“实验教学论”[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35.
|
[19] |
徐继存, 赵昌木. 教学理论发展的内外部因素分析[J]. 课程·教材·教法, 1995(7):11-14.
|
[20] |
[21] 丁邦平. 反思教学论研究:基于比较教学论的视角[J]. 课程·教材·教法, 2012, 32(9):26-31.
|
[22] |
辛继湘. 教学论研究:理论自觉与实践情怀[J]. 课程·教材·教法, 2012, 32(9):21-25.
|
[23] |
[25] 叶澜. 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 教育研究, 2002(5):3-7.
|
[24] |
[28] 叶澜.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 教育研究, 1997(9):3-8.
|
[26] |
叶澜, 吴亚萍. 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之三[J]. 教育研究, 2003(8):42-49.
|
[27] |
叶澜. 大中小学合作研究中绕不过的真问题:理论与实践多重关系的体验与再认识[J]. 教育发展研究, 2014, 33(20):1-5.
|
[29] |
叶澜. “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在回归与突破中生成[J]. 教育学报, 2013, 9(5):3-23.
|
[30] |
[31] 叶澜, 杨小微, 李政涛. “生命·实践”教育学论丛:基因[G].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2.
|
[33] |
李秉德. 对于教学论的回顾与前瞻[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9(3):55-59.
|
[34] |
王鉴. 教学论热点问题研究[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18.
|
[35] |
李政涛. 为这个时代的教育留下高质量的思想成果[J]. 中国教育学刊, 2022(1):1.
|
[36] |
李秉德, 李定仁, 徐继存, 等. 教学论学科建设问题的回顾与展望笔谈[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1):56-63.
|
[37] |
丛立新. 教学论三问[J]. 教育研究, 1996(8):62-65.
|
[38] |
[40] 徐学福. 科学教学中的“探究”释义[J]. 教育科学, 2006(2):20-23.
|
[39] |
王鉴, 田振华. 从演绎到归纳:教学论的知识转型[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33(4):45-48.
|
[41] |
李秉德. 对于教学论的回顾与前瞻[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9(3):55-59.
|
[42] |
王策三. 教学论稿[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56.
|
[43] |
王鉴, 胡红杏. 中国特色现代教学论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 教育研究, 2020, 41(5):59-73.
|
[44] |
李秉德. 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两张皮”现象剖析[J]. 教育研究, 1997(7):3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