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浩仁. 论学校管理中的教师激励[J]. 教学与管理, 2002,(12):9-11.
|
[2] |
赵德成, 郭亚歌, 焦丽亚. 中国四省(市)15岁在校生科学素养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基于PISA2015数据的分析[J]. 教育研究, 2017,(6):80-86.
|
[3] |
李敏谊, 管亚男. 从国际比较与地区差异的视角反思 PISA 2015 测试的中国成绩[J].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17,(1):15-20.
|
[4] |
张红霞, 万东升, 薛仪婷. PISA 2015 中国学生科学成绩下滑特点及原因探讨[J].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17,(1):1-9.
|
[5] |
陈纯槿, 顾小清. 信息技术提升了学生素养吗? ——基于 PISA2015 数据的实证分析[J]. 开放教育研究, 2017,(3):37-49.
|
[6] |
关丹丹, 焦丽亚. 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性别差异——基于PISA2015 的实证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7,(4):92-96.
|
[7] |
张莉娜. PISA2015 科学素养测评对我国中小学科学教学与评价的启示[J]. 全球教育展望, 2016,(3):15-24.
|
[8] |
刘帆, 文雯. PISA2015科学素养测评框架新动向及其对我国科学教育的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 2015,(10):117-128.
|
[9] |
陈纯槿. 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基于 PISA 2015 教师调查数据的分析[J]. 教师教育研究, 2017,(2):84-92.
|
[10] |
黄亮. 学生从事科学相关职业的期望及影响因素 ——基于 PISA2015 中国四省市数据的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 2017,(2):50-56.
|
[11] |
李新. 学生的幸福感——来自 PISA2015 的测评结果及启示[J]. 世界教育信息, 2017,(15):23-29.
|
[12] |
孙天慈. 基于PISA 2015 对学生学习时间合理性的研究[J]. 教育导报, 2017,(8):35-38.
|
[13] |
柏毅, 林娉婷. 合作问题解决的概念建构——基于PISA2015 CPS的研究[J]. 外国中小学教育, 2016,(3):52-56.
|
[14] |
袁建林, 刘红云. 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的测评:PISA2015和ATC21S的测量原理透视[J]. 外国教育研究, 2016,(12):45-56.
|
[15] |
黄亮, 高威. 校风对中国学生学习的影响有多大?——基于PISA2015中国四省( 市) 师生行为数据分析[J]. 中小学管理, 2017,(10):16-18.
|
[16] |
闫波, 赵德成, 王璐环. 哪些因素在影响中国学生学习成绩?——基于PISA2015中国四省( 市) 学生数据的多水平分析[J]. 中小学管理, 2017,(10):9-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