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军, 蒋琳琦. 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变迁:理论视角[J]. 世界经济文汇, 1997,(5):3-14.
|
[2] |
[美] 道格拉斯·C·诺斯.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 上海: 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3.
|
[3] |
彭华安. 理性的选择——独立学院制度运行研究[D].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11: 24.
|
[4] |
[24] 卢现祥. 新制度经济学[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145, 168.
|
[5] |
[23][美] R·科斯, A·阿尔钦, D·诺斯. 等.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刘守英等,译.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394.
|
[6] |
何东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 海口: 海南出版社, 1998: 72.
|
[7] |
孙立平, 王汉生, 王思斌, 林彬, 杨善华.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 中国社会科学, 1994,(2):47-62.
|
[8] |
[9][11]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幼儿教育重要文献汇编[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20、2、274.
|
[10] |
刘业进, 田汉族. 中国教育服务供给变迁: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3,(1):83-91.
|
[12] |
何东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1-1997)[M]. 海口: 海南出版社, 1998: 3469.
|
[13] |
陈晓蓓. 宿迁示范幼儿园谁买单?[N]. 中国教育报, 2003-04-09(01).
|
[14] |
王海英. 深圳公办园转企现象透视[J]. 学前教育研究, 2009,(8):17-21.
|
[15] |
马学广. “单位制”城市空间的社会生产研究[J]. 经济地理, 2010,(9):1456-1461.
|
[16] |
李路路. “单位制”的变迁与研究[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1):11-14.
|
[17] |
[美] 道格拉斯·诺斯.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等译.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1991: 278.
|
[18] |
象山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 象山县教育志(1911-1988)[Z]. 象山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 1990: 67.
|
[19] |
丁碧英. 浙江省私立幼儿园发展研究[M]. 北京: 新时代出版社, 2006: 56.
|
[20] |
杨光斌.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M]. 北京: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3: 78
|
[21] |
赵全军.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研究(1978-2005)[D]. 上海: 复旦大学, 2006: 178.
|
[22] |
黄少安. 制度变迁主体角色转换假说及其对中国制度变革的解释——兼评杨瑞龙的“中间扩散型假说”和“三阶段论”[J]. 经济研究, 1999,(1):66-72.
|
[25] |
袁峰. 制度变迁与稳定:中国经济转型中稳定问题的制度对策研究[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163.
|
[26] |
董筱丹, 温铁军. 致贫的制度经济学研究:制度成本与制度收益的不对称性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1,(1):50-58.
|
[27] |
田晓伟. 促进民间资本参与教育服务供给的治理分析与机制构建[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10):20-26.
|
[28] |
刘磊. 新《民促法》背景下政府对民办园的有效治理——基于对学前教育市场功用与限度的分析[J]. 教育科学, 2018,(12):1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