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 David Bromwich. Moral Imagination[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4: 21.
|
[2] |
[22][美] Steven Fesmire. John Dewey and Moral Imagination: Pragmatism in Ethics[M].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3:92、66.
|
[3] |
[14] 高兆明. 道德行为选择中的道德想象力[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78-87.
|
[4] |
高兆明. 伦理学理论与方法[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3: 488.
|
[5] |
[美] 杜威. 杜威全集·早期著作(第二卷)[M].熊哲宏,张勇,蒋柯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131.
|
[6] |
[13][16][美] 斯蒂芬·费什米尔. 杜威与道德想象力:伦理学中的实用主义[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99、99、5.
|
[7] |
[美] 杜威. 杜威全集·中期著作(第五卷)[M].魏洪钟,乐小军,杨仁瑛,等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122.
|
[8] |
[9] [10][美] 杜威. 杜威全集·晚期著作(第七卷)[M]. 魏洪钟,蔡文菁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213、143、139-141.
|
[11] |
[12][美] 杜威. 杜威全集·中期著作(第十四卷)[M].罗跃军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17、118.
|
[15] |
[美] 理查德·罗蒂. 困于康德与杜威之间——道德哲学的当前状况[J].吴冠军译. 开放时代, 2004,(5):53-58.
|
[17] |
[19][27][美] 柯尔伯格. 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柯森,等译.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1、279、97.
|
[18] |
[25] 魏贤超. 道德心理学与道德教育学[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5:22、11.
|
[20] |
[21][26][28][美] 柯尔伯格. 道德发展的哲学[M].单文经译. 台北: 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75:67、107、69、45-48.
|
[23] |
杜威. 杜威全集·中期著作(第九卷)[M].俞吾金,孔慧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94.
|
[24] |
游柱然. 论杜威的道德想象模式及其对现实的启示[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1):44-47.
|
[29] |
高德胜. 道德想象力与道德教育[J]. 教育研究, 2019,(1):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