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云生. 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怎么办[J]. 教育发展研究, 2018, 38(11):1-10.
|
[2] |
彭妮娅, 黄红武. 关于构建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评价体系的若干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 2022(8):24-29.
|
[3] |
王焕良, 朱晓琳.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基于全国31个地区的DEA方法[J]. 临沂大学学报, 2022, 44(1):1-16.
|
[4] |
赵镇. 基于DEA的高等教育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6(2):112-115.
|
[5] |
李元静, 王成璋. 资源配置效率的比较分析:以我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为例[J]. 软科学, 2014, 28(10):22-26.
|
[6] |
段从宇, 迟景明. 内涵、指标及测度:中国区域高等教育资源水平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2015, 36(8):36-42.
|
[7] |
石丽, 陈万明.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承载力的成熟度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 2017, 38(9):21-29.
|
[8] |
瞿振元, 韩晓燕. 从更高更宽视域透析高等教育的属性与功能[J]. 中国高等教育, 2008(2):10-15.
|
[9] |
张朝玉, 李东光.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研究的概述、评析与展望[J]. 现代教育管理, 2018(5):13-18.
|
[10] |
KAO C A, HWANG S N. Efficiency decomposition in two-stag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an application to non-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in Taiwan[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8, 185(1):418-429.
doi: 10.1016/j.ejor.2006.11.041
|
[11] |
刘丹, 曹心月, 郑宇婷. 基于视窗网络DEA的中国港口上市公司运营效率研究[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20(6):84-92.
|
[12] |
赵祥, 胡支军.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浅析[J]. 江苏高教, 2009(2):45-47.
|
[13] |
段从宇, 张雅博. 高等教育资源的内涵阐释、配置过程、本质及实施[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4, 32(9):28-30.
|
[14] |
王淑英, 郜怡飞. 高等教育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J]. 重庆高教研究, 2023, 11(2):99-112.
|
[15] |
罗志红, 熊志琴. 高校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2009—2018年27省的样本数据分析[J]. 中国高校科技, 2022(增刊1):29-34.
|
[16] |
干春晖, 郑若谷, 余典范.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 经济研究, 2011, 46(5):4-16.
|
[17] |
杨俊, 李雪松. 教育不平等、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24(2):37-45.
|
[18] |
伯顿·克拉克. 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 王承绪,等译. 杭州: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153-161.
|
[19] |
盛婉玉.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要素分析及制度建设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 2010(4):105-107.
|
[20] |
马浚锋. “竞争”实现“增长”:中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理论阐释与路径分析[J].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23(2):80-102.
|
[21] |
陈硕, 高琳. 央地关系:财政分权度量及作用机制再评估[J]. 管理世界, 2012(6):43-59.
|
[22] |
樊纲, 王小鲁, 张立文, 等.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J]. 经济研究, 2003, 38(3):9-18.
|
[23] |
李航, 李成明, 白柠瑞, 等. “双一流”背景下地区高等教育效率的驱动因素: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实证分析[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12):108-112.
|
[24] |
赖俊明, 徐保红, 陈稼瑜, 等. 城市可持续性指数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 技术经济, 2019, 38(2):100-111.
|
[25] |
谢梅, 李强. 教育部直属高校绩效评价研究:基于产出滞后效应的分析[J]. 教育与经济, 2015(5):46-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