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苏尚峰. 学校空间论[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36.
|
[2] |
田晓伟. 论教育研究中的空间转向[J]. 教育研究, 2014, 35(5):11-18.
|
[3] |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EB/OL].(2019-06-11)[2021-05-20].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6/19/content_5401568.htm.
|
[4] |
李希贵. 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努力让基础教育成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J]. 人民教育, 2018(19):19-21.
|
[5] |
许亚锋, 陈卫东, 李锦昌. 论空间范式的变迁:从教学空间到学习空间[J]. 电化教育研究, 2015, 36(11):20-25.
|
[6] |
傅松涛, 毕雪梅, 张东会. 教育组织形态的历史回归与超越:当代美国家庭学校的组织形态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 2007(10):20-25.
|
[7] |
陈向东, 陆蓉蓉. 新型学习空间[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8.
|
[8] |
陈欣. 从封闭到开放:对课堂秩序的新思考[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6):64-66.
|
[9] |
付强, 辛晓玲. 空间社会学视域下的学校教育空间生产[J]. 山东社会科学, 2019(4):74-79.
|
[10] |
刘晓虹, 黄敏, 白雪. 植根核心素养的“小学生大课程”建设[J]. 教育科学论坛, 2016(13):67-69.
|
[11] |
亨利·列斐伏尔. 空间:社会产物与实用价值[G]//包亚明. 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48.
|
[12] |
彭娅, 黄云. 为学习而变:“AI+”时代的学习空间重构[J]. 中小学管理, 2018(10):34-37.
|
[13] |
[20] 陈向东, 许山杉, 王青, 等. 从课堂到草坪:校园学习空间连续体的建构[J]. 中国电化教育, 2010(11):7-12.
|
[14] |
曹培杰. 未来学校变革:国际经验与案例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2018, 39(11):114-119.
|
[15] |
Rosan Bosch. Vittra school telefonplan[EB/OL]. (2020-06-25)[2021-05-25]. http://www.rosanbosch.com/en/project/vittra-school-telefonplan。
|
[16] |
陆蓉蓉. 校园非正式学习空间研究[D].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
[17] |
刘可钦. 当建筑与课程融合:一所“3.0学校”的探路性设计[J]. 中小学管理, 2016(9):35-38.
|
[18] |
张立杰, 华裕涛. “互联网+”时代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刍议[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11):167-169.
|
[19] |
常晟, 陈云谦, 徐希阳. 基于核心素养构建“地理课程—学习空间”的实践研究[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9(21):39-42.
|
[21] |
常晟, 王佳雨, 张洋, 等. 基于云数据环境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实践[J]. 现代教育技术, 2021, 31(11):55-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