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6] 陈晓珊. 人工智能时代重新反思教育的本质[J]. 现代教育技术, 2018(1):31-37.
																						 | 
										
																													
																							| [2] | 
																						 
											 邬大光, 沈忠华. 我国高校开展在线教学的理性思考[J]. 教育科学, 2020, 36(2):1-7.
																						 | 
										
																													
																							| [3] | 
																						 
											 李荣华, 田友谊. 大数据时代大学教师知识权威的式微与重建[J]. 高教探索, 2018(4) :104-110.
																						 | 
										
																													
																							| [4] | 
																						 
											 李争一, 曲铁华. 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高校在线教学场域中师生关系的建构[J]. 现代教育管理, 2020(7):82-87.
																						 | 
										
																													
																							| [5] | 
																						 
											 张曦琳. 智能时代高校教师的身份危机及其重塑[J]. 现代教育技术, 2020(11):5-11.
																						 | 
										
																													
																							| [6] | 
																						 
											[7] 杰瑞·卡普兰. 人工智能时代[M].李盼,译.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6:91、126
																						 | 
										
																													
																							| [8] | 
																						 
											 刘伟, 戚万学, 宋守君. 致力于知识迁移的深度学习探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19(3):25-31.
																						 | 
										
																													
																							| [9] | 
																						 
											 崔允漷, 余文森, 郭元祥, 等. 在线教学的探索与反思(笔谈)[J]. 教育科学, 2020, 36(3):1-24.
																						 | 
										
																													
																							| [10] | 
																						 
											 刘来兵, 曲曼鑫. 信息技术支撑的在线教育透视[J]. 现代教育管理, 2020(8):108-112.
																						 | 
										
																													
																							| [11] | 
																						 
											 谭维智. 在“后疫情时代”如何进行知识教学变革?[J]. 现代教育技术, 2020(5):5-10.
																						 | 
										
																													
																							| [12] | 
																						 
											 厄休拉·富兰克林. 技术的真相[M]. 田奥, 蔡瑞君, 等,译.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36.
																						 | 
										
																													
																							| [13] | 
																						 
											[17] [25] 克努兹·伊列雷斯. 我们如何学习,全视角学习理论[M].孙玫璐,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20:23-29、106-107、53-55.
																						 | 
										
																													
																							| [14] | 
																						 
											 皮亚杰. 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等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1:34-47.
																						 | 
										
																													
																							| [15] | 
																						 
											 大卫·库伯. 体验学习:体验——学习发展的源泉[M]. 王灿明,朱水萍,等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5-35.
																						 | 
										
																													
																							| [18] | 
																						 
											 MOORE M G. Editorial: 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J].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1989(2):1-7.
																						 | 
										
																													
																							| [19] | 
																						 
											 让·莱夫 爱丁纳·温格. 情境学习[M]. 荆素蓉,译.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9:25-35.
																						 | 
										
																													
																							| [20] | 
																						 
											 HOLEC H. Autonom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Pergamon, 1981: 3.
																						 | 
										
																													
																							| [21] | 
																						 
											 ZIMMERMAN B J, RISEMBERG R. Self-regulatory dimensions of academic learning and motivation[M]//Phye G D ed. Handbook of academic learning.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97: 105-125.
																						 | 
										
																													
																							| [22] | 
																						 
											 PINTRICH P R. The role of goal orientation in self-regulated learning[M]//BOEKAERTS M, PINTRICH P R,ZEIDNER M. Handbook of self-regulation.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2000: 451.
																						 | 
										
																													
																							| [23] | 
																						 
											 顾晓薇, 胥孝川, 王青. 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 2020(6):77-83.
																						 | 
										
																													
																							| [24] | 
																						 
											 吴长青, 李兴洲. 数字时代教育主体性的重构——基于伽达默尔解释学对教育主体性的考察[J]. 江淮论坛, 2021(4):176-182.
																						 | 
										
																													
																							| [26] | 
																						 
											 赵劲, 侯丽朦. “变轨超车”:互联网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应对[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21(2):94-99.
																						 | 
										
																													
																							| [27] | 
																						 
											 薛成龙, 李文. 国外三所大学线上教学的经验与启示[J]. 中国高教研究, 2020(4):12-17.
																						 | 
										
																													
																							| [28] | 
																						 
											 李洪修, 田露. 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学自由的价值意蕴及其限度[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0, 19(4):49-55.
																						 | 
										
																													
																							| [29] | 
																						 
											 于海波. 人工智能教育的价值困境与突破路径[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0, 19(4):56-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