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曾天山, 张彩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发展调查[J]. 教育研究, 2010,31(9):17-36.
|
[2] |
龚放. 从CSSCI统计结果看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J]. 教育发展研究, 2009,29(5):79-82+84.
|
[3] |
潘涌. 教育研究的学术合法性危机与中国教育学的命运[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4).
|
[4] |
杨小微. 在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危机”中寻找“转机”[J]. 全球教育展望, 2011,40(7):37-42.
|
[5] |
郝文武. 教育学的科学化和合理性——论近年来我国关于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反思[J]. 教育研究, 2002(10):13-18.
|
[6] |
吴黛舒. 中国教育学学科危机探析[J]. 教育研究, 2006(6):47-51.
|
[7] |
潘懋元. 多学科视野下的高等教育研究[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25.
|
[8] |
王洪才. 教育学:学科还是领域[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1):72-78.
|
[9] |
刘燕楠. 教育研究哲学论纲[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289.
|
[10] |
刘旭东. 论教育价值取向[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1):94-99.
|
[11] |
明庆华. 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与反思[J]. 教育发展研究, 2008(Z3):37-40.
|
[12] |
金盛华, 郑建君, 辛志勇. 当代中国人价值观的结构与特点[J]. 心理学报, 2009,41(10):1000-1014.
|
[13] |
UCL. UCL Discovery.[EB/OL]. (2019-01-18)[2019-10-20]. https://discovery.ucl.ac.uk/.
|
[14] |
Stanfo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EB/OL]. (2019-01-20)[2019-10-20]. https://ed.stanford.edu/faculty/centers.
|
[15] |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Melbourne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EB/OL]. (2019-01-25)[2019-10-20]. https://education.unimelb.edu.au/#research.
|
[16] |
张斌贤. 从“学科体系时代”到“问题取向时代”——试论我国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J]. 教育科学, 1997(1):16-18.
|
[17] [19] |
刘燕楠. 教育研究哲学论纲[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6:327、17.
|
[18] |
马楠楠. 国外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对我国高校的启示[D]. 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 2018:37.
|
[20] |
陈桂生. 关于教育的基本要素问题[J]. 山东教育科研, 1989(2):4-7.
|
[21] [36] |
桑新民. 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人类自身生产探秘[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3:181、170.
|
[22] |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 教育学基础(第三版)[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2.
|
[23] |
徐继存. 国外教育研究的发展趋向[J]. 外国教育研究, 1996(2):11-14.
|
[24] |
朱永新. 诗意与理性:教育问答录(第十卷)[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60、261.
|
[25] |
孙绵涛. 教育政策学:理论与实务[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133.
|
[26] |
朱丽. 教育改革代价论[M].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4:135.
|
[28] |
孙振东. 教育研究方法论探索[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23.
|
[29] |
[美] 菲利普·G·阿特巴赫. 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34.
|
[30] |
王承绪. 比较教育学史[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285-314.
|
[31] |
林湛. 学校形象识别系统的研究[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5:89.
|
[32] |
薛忠祥. 当代中国教育的应有价值取向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9:81.
|
[33] |
顾明远.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6:22.
|
[34] |
扈中平, 陈东升. 教育价值选择的方法论思考[J]. 教育研究, 1995(5):16-20.
|
[35] |
黄济. 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J].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89(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