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侯怀银, 李艳莉. 20世纪上半叶商务印书馆与中国教育学发展研究[J]. 教育研究, 2017, 38(7):139-148.
|
[2] |
侯怀银, 张小丽. 论“教育学”概念在中国的早期形成[J]. 教育研究, 2013, 34(11):11-21.
|
[3] |
侯怀银. 关于20世纪中国教育学史的思考[J]. 中国教育科学, 2018, 1(1):43-47.
|
[4] |
侯怀银.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基本历程[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6):1-6.
|
[5] |
何东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上[M]. 海口: 海南出版社, 2007:117.
|
[6] |
何东昌.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 1949—1975[M]. 海口: 海南出版社, 1998:561-562.
|
[7] |
孟宪承, 高觉蛟, 张耀翔, 等. 为繁荣教育科学创造有利条件上海南京高等师范院校部分教授对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J]. 人民教育, 1957(7):42-47.
|
[8] |
侯怀银.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0, 3(2):50-62.
|
[9] |
侯怀银. 论“文革”对中国教育学科体系的破坏及其教训[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8(2):62-69.
|
[10] |
侯怀银, 刘光艳. 中国教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及其特征:以20世纪下半叶为中心[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2):126-134.
|
[11] |
冯建军. 中国教育学70年:从中国化到主体建构:基于不同时期教育学文本的分析[J]. 课程·教材·教法, 2019, 39(12):4-11.
|
[12] |
鲁洁. 试论中国教育学的本土化[J]. 高等教育研究, 1993(1):35-37.
|
[13] |
吴黛舒. 繁荣背后的反思:中国的“教育学本土化”[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9):1-5.
|
[14] |
[15] 张承先, 顾明远, 叶立群, 等. 关于编写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的讨论[J]. 中国教育学刊, 1991(3):1-12.
|
[16] |
鲁洁.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管窥[J]. 教育评论, 1988(1):1-5.
|
[17] |
叶澜. 关于加强教育科学“自我意识”的思考[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7(3):23-30.
|
[18] |
侯怀银. 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59(4):30-38.
|
[19] |
解德渤, 王洪才. 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新思维:从“认识论”到“价值论”的逻辑转向[J]. 现代大学教育, 2016(1):1-8.
|
[20] |
叶澜. 中国教育学发展世纪问题的审视[J]. 教育研究, 2004(7):3-17.
|
[21] |
侯怀银. 中国教育学领域的“接着讲”[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29(34):8-11.
|
[22] |
侯怀银, 时益之. 我国教育学元研究的探索:历程、进展和趋势[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12):50-56.
|
[23] |
侯怀银. 21世纪初20年我国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5):56-65.
|
[24] |
张大伟, 周彤. 概念供给: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当务之急[J]. 编辑学刊, 2023(1):6-12.
|
[25] |
余本祜, 赵浚涑. 教育学[M].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1:1.
|
[26] |
卢曲元, 田汉族, 涂光辉. 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创造与交往:兼评几种不同的教育起源论[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6(3):5-8.
|
[27] |
郭丹丹. 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供给: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座谈会综述[J]. 教育研究, 2023, 44(5):157-159.
|
[28] |
许丽丽, 侯怀银. 教育学学科性质在中国的研究:历程、进展和展望[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 36(34):3-8.
|
[29] |
侯怀银. 教育学“西学东渐”的逻辑探寻:西方教育学在20世纪中国传播的回顾与反思[J]. 教育研究, 2020, 41(8):40-55.
|
[30] |
薛国仁, 赵文华. 专业: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中介概念[J]. 上海高教研究, 1997(4):4-9.
|
[31] |
周郅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学教材建设研究[D]. 太原: 山西大学, 2021:29.
|
[32] |
曾广惕. 教育学[M]. 上海: 上海大路出版社, 1953:1-2.
|
[33] |
王道俊, 郭文安. 教育学[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1-3.
|
[34] |
侯怀银, 原左晔. 论教育学的普及[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 41(31):3-9.
|
[35] |
侯怀银. 着力构建教育学“三大体系”[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11-17(1).
|
[36] |
侯怀银. 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研究[J]. 教育科学, 2022, 38(5):23-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