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性既包括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性,也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在推动思政课建设上的协同性,其基本特征是总体性、开放性、差异性、矛盾性。思政课建设协同性的内在理据是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现代协同学理论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协同观念。为了不断增强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性,必须着力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意识和能力,为增强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奠定基础;必须营造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思政课建设的浓厚氛围,为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提供支持保障。
中图分类号:
刘向军. 思政课建设协同性:基本要义、内在理据与实践策略*[J]. 教育科学, 2022, 38(5): 46-51.
Liu Xiangjun. Syner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Basic Essentials,Internal Rationales,and Practical Strategies[J]. Education Science, 2022, 38(5): 4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