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河江. 乡村教师意义世界的退隐与自我救赎[J]. 当代教育科学, 2021(7):63-68.
|
[2] |
赵新亮. 提高工资收入能否留住乡村教师:基于五省乡村教师流动意愿的调查[J]. 教育研究, 2019, 40(10):132-142.
|
[3] |
段淑芬, 杨红娟, 王一涛. 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政策执行制约因素及其破解路径:基于政策执行综合模型的分析[J]. 高教探索, 2022(2):97-106.
|
[4] |
陈学飞, 林小英, 茶世俊. 教育政策研究基础[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206.
|
[5] |
[20] 褚宏启. 教育政策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04,223.
|
[6] |
汪永成.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能力:国内学术界关于政府能力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政治学研究, 2001(4):79-88.
|
[7] |
陈振明. 政策科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320.
|
[8]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EB/OL].(2015-06-01)[2024-02-19]. 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5/content_2878209.htm.
|
[9] |
宋肖肖. 乡村教师非物质激励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2023: 25.
|
[10] |
迈克尔·豪利特, M.拉米什. 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M]. 庞诗,等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32-33.
|
[11] |
教育部:“特岗计划”为中西部乡村学校补充103万名教师[EB/OL].(2022-09-10)[2024-02-19]. 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2/54805/mtbd/202209/t20220906_658905.html.
|
[12] |
李宁, 张晓琳, 王绍媛. 乡村教师何以坚守:基于教师职业信念视角的实证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 2022, 42(6):56-64.
|
[13] |
肖正德. 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教师新乡贤角色担当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 39(7):92-106.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1.07.009
|
[14] |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工作的通知[EB/OL].(2020-10-12)[2024-03-20]. https://hrss.henan.gov.cn/2020/10-13/1821161.html.
|
[15] |
于海英, 田春艳, 远新蕾. 增强乡村教师留任意愿的社会支持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 2023(9):71-80.
|
[16] |
张劲松, 陆豪. 网络空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表征及其逻辑[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6):34-48.
|
[17] |
卢光辉, 周福盛.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执行的风险省思与调适进路[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 44(1):31-36.
|
[18] |
李人杰, 王燕, 段从宇. 首轮“双一流”建设政策执行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道: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J]. 教育与经济, 2022, 38(3):17-24.
|
[19] |
曾润喜, 杨璨. 信息时代的政策茧房现象与政策传播效能提升路径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 2023, 39(9):132-141.
|
[21] |
赵垣可, 刘善槐. 教师“县管校聘”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J]. 教育与经济, 2022, 38(2):53-61.
|
[22] |
汪明帅, 郑秋香. 从“边缘人”走向“传承者”:回归乡土的乡村教师发展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 2016, 36(8):13-19.
|
[23] |
陈君, 闫静. 日本偏僻地区教师倾斜待遇政策探析[J]. 比较教育研究, 2017, 39(6): 58-63.
|
[24] |
佘翠花, 冯永刚. 中国家庭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演进逻辑及未来走向:基于1950—2022年128项政策的文本分析[J]. 教育科学, 2025, 41(2):4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