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史秋衡, 黄蕴蓓. 我国大学生学习收获的结构性问题及战略导向[J]. 教育发展研究, 2022(23):1-8.
|
[2] |
黄海涛. 美国“学生学习成果评估”研究评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2):119-124.
|
[3] |
周蕾, 史秋衡. 大学生课堂体验对学习成果的影响研究[J]. 江苏高教, 2021(12):95-99.
|
[4] |
陈武林. 学习过程的良性转化:地方高校大学生在线学习体验状况及引导路径[J]. 中国大学教学, 2021(10):85-91.
|
[5] |
韦骅峰, 季玟希. 论我国考试制度的指挥棒效应:基于历史考察的视角[J]. 重庆高教研究, 2021(6):15-26.
|
[6] |
李木洲, 刘海峰. 高考“五育”全面考查的历史与未来[J]. 教育研究, 2023(3):112-123.
|
[7] |
刘海峰, 韦骅峰. 招生考试改革的鉴古知今:“唯分数”与“唯升学”问题的历史探究[J]. 教育研究, 2021(5):86-100.
|
[8] |
刘海峰. 高考改革的新阶段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 2014(5):14-16.
|
[9] |
阎琨, 吴菡. 新高考改革的现实困境与突破策略[J]. 中国高教研究, 2022(2):13-20.
|
[10] |
黄晓玲, 杨德军. 高考改革试点中家长对选科的认识及意向的调查分析[J]. 复旦教育论坛, 2022(5):21-27.
|
[11] |
刘海峰, 赵凯. 清代书院课艺:联结书院学与科举学的历史文献[J]. 大学教育科学, 2024(3):101-111.
|
[12] |
韦骅峰. 论民国高校入学考试的指挥棒效应[J]. 教育史研究, 2023(3):82-92.
|
[13] |
宋乃庆, 谢媔媔. 本科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西南地区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 2019(7-8):93-97.
|
[14] |
畅军亮, 吴丹. 基于扎根理论的大学生学习倦怠研究:以X大学为例[J]. 高教探索, 2016(8):62-65.
|
[15] |
刘海峰, 苑津山. 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J]. 高等教育研究, 2022(2):1-12.
|
[16] |
刘海峰. 高考改革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J]. 教育研究, 2002(12):80-84.
|
[17] |
刘海峰. 高考改革:公平为首还是效率优先[J]. 高等教育研究, 2011(5):1-6.
|
[18] |
邹贤利, 姜帅, 徐伯东, 等. 大学生消极学习状况调查分析[J]. 新西部, 2019(21):54-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