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张素雅, 田友谊. “教学机智”研究误区的多维辨析:基于现象学教育学的视角[J]. 现代大学教育, 2013(3):22-26.
											 											 | 
										
																													
																						| [2] | 
																						 
											  李允, 李如密. 教学机智的意蕴、要求及修炼[J]. 教育科学研究, 2008(6):7-11.
											 											 | 
										
																													
																						| [3] | 
																						 
											  于漪. 现代教师学概论[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158.
											 											 | 
										
																													
																						| [4] | 
																						 
											 [16] 钟启泉, 刘徽. 教学机智新论:兼谈课堂教学的转型[J]. 教育研究, 2008(9):47-52.
											 											 | 
										
																													
																						| [5] | 
																						 
											  田慧生. 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 教育研究, 2005(2):50-57.
											 											 | 
										
																													
																						| [6] | 
																						 
											  黄伟, 谢利民. 教学机智:跳荡在教学情境中的燧火[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1):58-62.
											 											 | 
										
																													
																						| [7] | 
																						 
											  涂艳国, 王卫华. 论教师的教学惯习对教学机智的影响[J]. 教育研究, 2008(9):53-57.
											 											 | 
										
																													
																						| [8] | 
																						 
											  刘徽. 教学机智与教学预设矛盾吗:兼论剧本式教学计划和愿景式教学设计[J]. 教育发展研究, 2007(22):47-50.
											 											 | 
										
																													
																						| [9] | 
																						 
											  吴俊明. 基于教学实例的教学机智界定:关于教学机智的讨论之一[J]. 化学教学, 2013(9):7-11.
											 											 | 
										
																													
																						| [10] | 
																						 
											  杨晓奇. 教学现场思维的核心要义及其培育[J]. 教育科学, 2021, 37(4):48-53.
											 											 | 
										
																													
																						| [11] |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M]. 洪汉鼎,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7:380.
											 											 | 
										
																													
																						| [12] | 
																						 
											  杨辉. 课堂教学活动系统的复杂性探索[J]. 教师教育研究, 2007(1):58-61.
											 											 | 
										
																													
																						| [13] | 
																						 
											  王卫华. 论教育发生的非对象性[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9, 18(4):81-87.
											 											 | 
										
																													
																						| [14] | 
																						 
											 [34]60000词现代汉语大词典[Z]. 第3版. 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 2018:424,424.
											 											 | 
										
																													
																						| [15] | 
																						 
											  陈尚达. 教学机智培养的“三级跳”[J]. 教育科学研究, 2021(10):95-96.
											 											 | 
										
																													
																						| [17] | 
																						 
											  吴俊明. 从教学机智到教育智慧:关于教学机智的讨论之三[J]. 化学教学, 2014(3):6-10.
											 											 | 
										
																													
																						| [18] | 
																						 
											  林德全, 徐秀华. 教学论[M]. 郑州: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5:4.
											 											 | 
										
																													
																						| [19] | 
																						 
											  [27][48][49] 马克斯·范梅南.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 李树英,译. 2版.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4:119,122,18,105.
											 											 | 
										
																													
																						| [20] | 
																						 
											 [24][26][28][32][33][36][42][43][44][45][46][47][53] VAN MANEN M. Pedagogical tact: knowing what to do when you don’t know what to do[M]. London: Routledge, 2016:91,179,183,183,203,41,214,1,197,198,199,200,201,184.
											 											 | 
										
																													
																						| [21] | 
																						 
											 [52] 马克斯·范梅南, 李树英. 教育的情调[M]. 李树英, 译.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9:158,142.
											 											 | 
										
																													
																						| [22] | 
																						 
											 [29][39][51] VAN MANEN M. Classic writings for a phenomenology of practice[M]. London: Routledge, 2021:97,97,96,97.
											 											 | 
										
																													
																						| [23] | 
																						 
											  李树英. 用“心”“看”教育: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J]. 人民教育, 2010(2):62.
											 											 | 
										
																													
																						| [25] | 
																						 
											 [40] 李树英. 关注生活的体验与以人为本的德育:现象学的人文科学方法在德育中的运用[J]. 中国德育, 2006(8):87-90.
											 											 | 
										
																													
																						| [30] | 
																						 
											  李树英. 教育现象学视野下的教师课程决定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1(1):147-161.
											 											 | 
										
																													
																						| [31] | 
																						 
											  吴枫, 宋一夫. 中华道学通典[Z]. 海南: 南海出版社, 1994:152.
											 											 | 
										
																													
																						| [35] |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今译[M].李申, 译. 北京: 中华书局, 2020:8.
											 											 | 
										
																													
																						| [37] | 
																						 
											 [38] 牛津大学出版社. 牛津大学英语词典[Z].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430,1005.
											 											 | 
										
																													
																						| [41] | 
																						 
											  王萍. 教育现象学视域中的教育机智[J]. 教育科学研究, 2012(4):71-75.
											 											 | 
										
																													
																						| [50] | 
																						 
											  郑曼瑶, 李树英, 李刚. 教育现象学视域下教师的教育智慧养成机制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 2024, 36(1):71-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