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20-03-27(1).
|
[2] |
[17] 杨莲霞, 李玉妹. “五维一体”:新时代全面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刍议[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25(1):79-83.
|
[3] |
胡佳佳, 戴婧婧, 杨红, 等. 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铜仁市部分大学生的实证分析[J]. 西部素质教育, 2025, 11(4):83-87.
|
[4] |
党刘栓. 论大学生的劳动素养教育[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21(3):109-113.
|
[5] |
[25] 张拥军, 李剑, 徐润成.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及认知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实证分析[J]. 思想教育研究, 2020(6):151-155.
|
[6] |
王玉香, 杨克, 吴立忠. 大中小学青少年劳动状况调研报告:基于全国30省份29 229名学生的实证调查[J]. 中国青年研究, 2021(8):41-49.
|
[7] |
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N]. 人民日报,2018-09-11(1).
|
[8] |
[13][14] 周红霞. 国外如何开展劳动教育[N]. 中国教育报.2025-05-01(3).
|
[9] |
陈波涌, 黄鑫楠.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 当代教育论坛, 2021(4):107-115.
|
[10] |
赵荣辉. 劳动教育的内涵、主旨与功用[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 44(5):3-6.
|
[11] |
徐继存, 陈晨. 劳动课程的“劳动”困境及其消解[J]. 教育科学, 2024, 40(5):44-50.
|
[12] |
项贤明. 劳动教育的理论意蕴[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8):44-52.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3.08.005
|
[15] |
翟俊卿, 陈郁郁, 王西敏. 面向劳动素养提升:美国中小学学校花园教育探析与启示[J]. 比较教育学报, 2022(1):81-93.
|
[16] |
张蕊. 小学劳动教育:家校社三位一体见实效[J]. 中小学管理, 2020,(4):22-23.
|
[18] |
陈明霞.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4):161-169.
|
[19] |
屠琳琳.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路径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24(13):29-32.
|
[20] |
闵捷. 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九江地区为例[D]. 广西: 广西师范大学, 2020.
|
[21] |
RINNE K, LIND E. Factors influencing learning interest in handicraft lessons[J]. Rural environment education personality, 2022(15):180-187.
|
[22] |
王晓杰, 宋乃庆. 我国小学生劳动素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 42(2):78-91.
doi: 10.16382/j.cnki.1000-5560.2024.02.006
|
[23] |
王欢, 谢青松.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劳动素养培育现状及影响因素探析[J]. 职业技术教育, 2023, 44(8):36-41.
|
[24] |
[31] 杨先通, 刘儒德, 刘坚, 等. 中小学生劳动参与及其影响因素:基于164所中小学的实证研究[J]. 基础教育, 2023, 20(4):79-91.
|
[26] |
李俊, 晏琪. 课堂教学技能的使用与教学效果的相关性[J]. 韶关学院学报, 2018, 39(5):41-44.
|
[27] |
陈超, 欧彦麟. 高职院校“一核三阶五维”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22(20):102-106.
|
[28] |
王晓杰, 宋乃庆, 张菲倚. 小学劳动教育测评指标体系研究:基于CIPP评价模型的探索[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20(6):61-68.
|
[29] |
郭云珠, 薛伟.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3(16):48-50.
|
[30] |
王彩芳. 劳动教育实践育人平台的优势分析[J]. 人民论坛, 2021(32):95-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