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郭华. 教学即“讲理”——兼论变异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J]. 教育学报, 2013(5):38-46.
											 											 | 
										
																													
																						| [2] | 
																						 
											 [瑞士]  皮亚杰. 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等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1:104-106.
											 											 | 
										
																													
																						| [3] | 
																						 
											  王海涛. 走近分析教育哲学——对分析教育哲学发展史的重新梳理[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3):31-40.
											 											 | 
										
																													
																						| [4] | 
																						 
											  章熊. 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历程[J]. 课程·教材·教法, 2011(10):3-11.
											 											 | 
										
																													
																						| [5] |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修辞学[M].罗念生,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24-29.
											 											 | 
										
																													
																						| [6] | 
																						 
											 [古希腊]  柏拉图. 柏拉图全集:第1卷[M].王晓朝, 译.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 334.
											 											 | 
										
																													
																						| [7] | 
																						 
											  许广平. 鲁迅书简[M]. 上海: 鲁迅全集出版社, 1946: 913.
											 											 | 
										
																													
																						| [8] | 
																						 
											 [法]  德拉克洛瓦. 德拉克洛瓦论美术与美术家[M].平野,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277.
											 											 | 
										
																													
																						| [9] | 
																						 
											 [美]  欧文·戈夫曼. 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M].宋立宏,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9: 3.
											 											 | 
										
																													
																						| [10] | 
																						 
											  任重远. 污名的道德解析[J]. 伦理学研究, 2016(4):132-137.
											 											 | 
										
																													
																						| [11] | 
																						 
											  卿志军. 标签化:负面新闻对事件形象污名化的策略[J]. 当代传播, 2014(5):101-103.
											 											 | 
										
																													
																						| [12] | 
																						 
											 [美]  贝斯特. 教育的荒地[M]//.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 172.
											 											 | 
										
																													
																						| [13] | 
																						 
											  王策三. 教学认识论[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84-85.
											 											 | 
										
																													
																						| [14] | 
																						 
											 [美]  约翰·杜威. 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2版.赵祥麟, 任钟印,吴志宏,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30-31.
											 											 | 
										
																													
																						| [15] | 
																						 
											 [美]  约翰·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 译.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196.
											 											 | 
										
																													
																						| [16] | 
																						 
											 [美]  乔治·波利亚. 数学的发现——对解题的理解、研究和讲授[M]. 刘景麟, 曹之江,邹清莲,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第一卷序言8.
											 											 | 
										
																													
																						| [17] | 
																						 
											  陈婉俊. 唐诗三百首补注[M]. 北京: 中国书店, 1991:序1.
											 											 | 
										
																													
																						| [18] | 
																						 
											  曹雪芹, 高鹗. 红楼梦[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650-651.
											 											 | 
										
																													
																						| [19] | 
																						 
											  周颖. “县中模式”的特点及成因研究[D].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2009:70-71.
											 											 | 
										
																													
																						| [20] | 
																						 
											 [法]  阿尔贝·加缪. 反抗者[M].//阿尔贝·加缪.加缪全集:散文卷Ⅰ.丁世中,沈志明,吕永真,译.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 346.
											 											 | 
										
																													
																						| [21] | 
																						 
											  郑国民, 孙宁宁. 注重态度情感着力学生主体发展——对近期语文课程改革“训练”不作为核心概念的认识[J]. 中国教育学刊, 2002(5):45-48.
											 											 | 
										
																													
																						| [22] | 
																						 
											  雷新勇. 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8.
											 											 | 
										
																													
																						| [23] | 
																						 
											  周序. 应试主义[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7: 98.
											 											 | 
										
																													
																						| [24] | 
																						 
											  DILLON J T. The multidisciplinary study of questioning[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82(2):147-165.
											 											 | 
										
																													
																						| [25] | 
																						 
											  魏婧, 莫凡. 贾宝玉得了新冠肺炎会传染谁?“因疫制题”有人点赞有人质疑[EB/OL].(2020-03-13)[2021-03-19]. https://www.takefoto.cn/viewnews-20800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