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 最近1个月下载排行 | 最近1年下载排行

    当前位置: 三年内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内涵、特点及教育对策*
    杨连生, 谭晓斐
    教育科学    2021, 37 (4): 76-81.  
    摘要569)   HTML24)    PDF(pc) (965KB)(930)    收藏

    自我评价是激发大学生发展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动力源泉,在大学生自我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活动以及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大学生自我评价具有评价动力的主动性和盲目性、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矛盾性、评价标准的主观性和模糊性、评价结果的肯定性和虚假性,以及评价能力的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特点。本研究在深入分析大学生自我评价特点的基础上,从尊重大学生自我评价的主体地位、培养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基本能力和营造大学生自我评价的良好环境方面,提出了促进大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 技术赋能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OMO教学模式新样态研究*
    闫若婻, 孙杰远, 张文超
    教育科学    2021, 37 (3): 61-67.  
    摘要622)   HTML46)    PDF(pc) (1062KB)(888)    收藏

    音乐教育信息化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趋向。在新兴技术的赋能下,中小学音乐教育正逐渐形成线上线下融合(Online Merge Offline,OMO)的教学模式新样态。而新冠疫情的深度影响,昭示着音乐教育推进新样态的更高诉求。基于中小学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从中小学音乐教育传统样态的问题出发,构建新样态理论框架;设计新样态课堂与课外教学实践;总结新样态虚拟与现实融合、课内与课外融合、集体与个别兼顾、技术与管理融合四方面特征;分析新样态在教师、学生、技术平台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推进建议。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 家校合作中的冲突:功能、起因及应对
    饶舒琪
    教育科学    2022, 38 (6): 21-27.  
    摘要746)   HTML41)    PDF(pc) (918KB)(735)    收藏

    家校冲突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普遍现象,能够为我们反思与改进家校合作提供契机。导致家校冲突的原因是多元的,不可一概而论:有利益冲突,有权力冲突,有角色期望与感知的冲突,有沟通冲突。应对之策:修正观念偏差,采取差异化的家校冲突应对方式;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平衡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和家长的教育参与权;提升家校沟通质量,重建教师和家长的信任关系;完善教师教育和家长教育,开展家校沟通培训指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关系的科学识辨与正确处理*
    段从宇, 胡礼群, 张逸闲
    教育科学    2023, 39 (2): 48-55.  
    摘要2551)   HTML53)    PDF(pc) (1000KB)(726)    收藏

    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关系的历史嬗变,先后经历了非同步出现的弱关联阶段、同步存在的明显交互阶段、多元联动的整合发展阶段,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进入深度融合的一体推进阶段。在中国式现代化对三者关系的重构调整中,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形成了一体联动的协同运行关系,其中,教育是协同运行的基础,人才是协同运行的纽带,科技是协同运行的动力;三位一体的“三角协调”运行、良性互动的“循环互促”逻辑、衔接互补的“融合联动”发展,是三者一体协同推进的根本逻辑。三者关系的正确处理需从不同维度分别以三者各自为核心集中采取措施:聚焦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聚焦人才的主体性支撑,实施人才引领驱动;聚焦科技的动力性作用,强化科技自立自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以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教育振兴和农村教育现代化*
    郝文武
    教育科学    2021, 37 (3): 1-7.  
    摘要623)   HTML225)    PDF(pc) (908KB)(694)    收藏

    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是中国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既有中国城市教育特色又有中国农村教育和乡村教育特色,是城乡教育相互融合和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教育,不是要把城乡教育变成无差别、无特色的“千校一面”的教育,更不是把农村教育和乡村教育变成城镇化标准的教育。乡村教育振兴和农村教育现代化应该在城乡教育有特色融合发展引领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和实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 “双减”政策背景下博物馆教育潜能释放路径探究*
    周佳
    教育科学    2022, 38 (1): 35-40.  
    摘要417)   HTML31)    PDF(pc) (905KB)(693)    收藏

    “双减”政策助力中小学生从沉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与博物馆等校外资源相遇的机会。当前博物馆的教育供给与“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之间仍存在巨大差距。为释放博物馆在科学普及、文化传播、促进终身学习等方面的教育潜能,就需要转变受众观,以学习者为中心实现博物馆教育大众化;打造延伸到中小学课程体系的博物馆课程,主动融入学校课后服务;支持家庭教育,构建“家校馆”协同空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学科德育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路径*
    黄友初, 尚宇飞
    教育科学    2021, 37 (4): 33-40.  
    摘要500)   HTML17)    PDF(pc) (992KB)(672)    收藏

    学科德育是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通过自我感悟或在教师引导下领悟,逐步内化生成的具有学科特征的道德与品质,是学科教育中所能企及的德育部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设计,但又不刻意而为。学科道德教育的应然诉求可归结为积极求实的生活处事、刻苦不懈的人格品质和民族使命的理想情怀这三个层面。但是学科德育的有效践行还面临若干实然困境,主要包括学科道德教育的价值还未得到普遍认同和教师的学科育德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两个方面。为此,可从优化学科课程评价以凸显学科道德教育的价值,完善教师教育机制以提升教师学科育德素养,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来注重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相互融合等三个路径入手,更好地在学科教学中实现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8. 基于教师核心素养的职前师范生情感素养培育*
    王平
    教育科学    2021, 37 (3): 68-74.  
    摘要435)   HTML18)    PDF(pc) (911KB)(656)    收藏

    教师素养与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等交缠在一起,但又不同于它们。在回应“教师之为教师”“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以及面向未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需求等问题时,对教师核心素养的审视十分必要。“教师核心素养”既有一般素养特征,也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定性,它与教师个人的成长、生活和受教育经历密切相关,更需要在教师职场生活中经由不断摸索、自悟、磨砺而逐渐丰富和完善。其中,教师对专业的热爱和信念以及与此相关的内在情感品质和外化出来的情感能力,是支撑、驱动教师成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教师的根本、基础,也是最为核心的素养。在职前师范生培养中,探索凸显专业情怀的师范生培养方式、开设教师情感素养方面的专门课程、建立师范生情感素养提升的长效制度和相关的评价筛选机制、注重在师范生实习中与学生的互动交往和情感关系方面的教育引导等,是提升师范生情感素养的可能途径和需要重视的方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师徒互动对实习生学做教师的影响*
    陈向明, 曲霞
    教育科学    2021, 37 (5): 36-48.  
    摘要446)   HTML17)    PDF(pc) (1007KB)(643)    收藏

    实习生与指导教师的互动模式对实习生学做教师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从双方建立了何种互动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实习生的知识转化与身份获得产生了何种影响两个维度,提炼出4种模式:正向促进型、正向阻抑型、反向阻抑型和反向促进型。分析这些模式的案例表现和形成条件后发现:和谐的师徒关系不必然促进实习生的知识转化和身份获得,而不和谐的师徒关系也不必然阻碍实习生的学习和成长;双方互动关系的建立主要取决于情境因素令实习生满足的程度;实习生知识转化与身份获得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指导教师的能力和方式以及实习生自己的反思意识和能力。最后的讨论指出,指导教师的能力不足和方式不当不仅仅归因于他们个人,而且受制于实习的制度安排和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0. 新高考数学科目改革何去何从*——从文理不分走向“文理略分”
    刘海峰, 唐琴
    教育科学    2023, 39 (2): 1-9.  
    摘要753)   HTML60)    PDF(pc) (1008KB)(640)    收藏

    新高考数学不分文理并非新事,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省市曾采取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的方式,但皆以失败而告终,其经验与教训值得借鉴。“旧”高考数学文理分科之所以长期存在,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具有文理分科的制度基础,二是高校各专业对数学的要求不同,三是具有引导中学数学教学的现实需要。当前新高考数学不分文理所遇困境与以往较为相似,凸显了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多样化与可选择性是新高考数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既可破解现实困境又符合时代需求。根据新高考数学实行的环境,近期可仿照类似数学文理分科的思路,将新高考数学科目试卷略分为数学(1)与数学(2)两种难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小学生社会情感能力影响学业成绩的机制及教育启示*
    刘争先, 赵萌, 杨岚
    教育科学    2022, 38 (4): 29-35.  
    摘要377)   HTML34)    PDF(pc) (974KB)(606)    收藏

    社会情感能力对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减少学生问题行为以及提升学生学业成绩等方面均有显著影响。然而,社会情感能力影响学业成绩的具体机制尚不明晰。本研究通过对539名小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社会情感能力可以预测学业成绩,学业情感、学习策略、师生关系在社会情感能力与学业成绩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建议,学校要重视并培养小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学校要结合社会情感学习项目改善小学生的学业情感和学习策略,教师要在为小学生提供支持性环境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2. 由知识通达素养的教学:实践困境与理论审思*
    朱宁波, 王志勇
    教育科学    2021, 37 (6): 36-44.  
    摘要360)   HTML17)    PDF(pc) (917KB)(602)    收藏

    基于知识教学通达核心素养,已成为学界的普遍共识。实践的困境在于:“内容之知”与“方法之知”分立,“符号知识”与“内在意义”分立,“碎片化知识”与“综合化运用”分立。在对已有实践困境梳理的基础上,依照“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的逻辑理路进行理论审思,以期为“由知识通达素养”的教学开展提供一些有益参考。研究发现:以学生发展为立场的知识具有生成性、个体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学习是学习者在社会情境中的个体建构,在建构的过程中学习者的身体、心智和环境相互交织,从而促进学习者概念的转化与整合。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提供三方面有效的教学支持:一是建立学习共同体,促动学生主动建构;二是关照主体体验,彰显知识内在意义;三是构建概念网络,灵活运用知识。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高考测评与课程标准一致性分析框架的实证研究*
    朱立明
    教育科学    2021, 37 (3): 52-60.  
    摘要504)   HTML21)    PDF(pc) (964KB)(590)    收藏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作为高考的重要依据,提出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高考测评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问题亟待解决。通过文献法、访谈法、专家咨询法、内容分析法,构建了“层面架构×认知水平×主题内容”的一致性分析框架。其中,层面架构包含数学知识、问题解决与数学思维三个方面,认知水平遵循《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水平,主题内容涵盖高中数学课程中必修课程与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基本内容点。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4. 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路径及启示*
    李德显, 徐亦宁
    教育科学    2022, 38 (4): 89-96.  
    摘要262)   HTML36)    PDF(pc) (1361KB)(568)    收藏

    在全球化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国际化成为提升综合国力、推动经济复苏、扩大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采取构建国际化课程体系、健全留学服务体系、多渠道完善保障机制、推动多边人才的培养与流动等策略,从而形成高等教育合作网络,以吸引国外尖端人才并确保科技创新优势地位,获取经济利益并增加财政收入,输出价值观并扩大国际影响力。后疫情时代,国际化在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风险的同时也蕴含着多种机遇,我国应在结合自身国情的基础上借鉴日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益经验,提高留学教育水平与留学生服务水平,扩大留学生双向流动规模,同时要增强文化自信心,并关注时代变化,适时发展在地国际化,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5.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推进学生发展指导:问题与对策*
    杨清
    教育科学    2021, 37 (3): 39-45.  
    摘要529)   HTML20)    PDF(pc) (909KB)(567)    收藏

    有效推进学生发展指导、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具体实践中,有些学校对学生发展指导理解浅表化,将“发展”指导等同于“选考”指导;具体实施过程碎片化,缺乏系统思考;对学生发展指导所需资源支持不足,思路过于封闭。为此,普通高中要厘清学生发展指导分别与学生发展、高考改革和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其价值定位;立足本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对学生发展指导工作进行整体规划、持续推进、动态调整;搭建多种平台,加强对教师的宣传培训,促进相互交流,提高教师的“指导”意识和能力;拓宽思路、优化整合,构建开放的资源网络,为推进学生发展指导提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6. 自利与共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性基点及学校德育价值取向*
    林丹, 柳海民
    教育科学    2021, 37 (6): 1-6.  
    摘要487)   HTML34)    PDF(pc) (866KB)(563)    收藏

    “地球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引申和扩展,是基于生态文明立场、从共同体的视域将人类命运推及地球生命命运的高度完美体现。在一定意义上,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建构过程中,意义尤为重大、地位十分关键,是生态文明视域下“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核心要素。人性基点是自利,而实现自利要借助合作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依旧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利,自利与共生并不矛盾。对于学校德育来说,培育学生“共生观”就是在认知上让学生懂得整个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在情感上让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持有积极态度和正面评价;在行为上让学生拥有自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行为和践行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7. 再释通识教育之“通”与“识”*
    宫福清, 王少奇
    教育科学    2021, 37 (3): 75-81.  
    摘要451)   HTML14)    PDF(pc) (925KB)(553)    收藏

    通识教育是一个国际化认同的议题,中国本土实践的通识教育仍面临由于“通”与“识”的模糊认识带来的发展困境。新时代,通识教育必须扎根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回应时代诉求,“以整全人的塑造”为价值理念培育时代新人,强化“阶段贯通”“文化联通”“视野融通”,基于跨学科的广博性与基础性知识,聚焦于人文性与科学性知识,着眼于通过知识的学习培育“人”的通识素养,以深化、创新通识教育实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德国以数字技术推动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分析*
    王翠英, 吴海江, 楼世洲
    教育科学    2021, 37 (6): 86-93.  
    摘要348)   HTML16)    PDF(pc) (925KB)(547)    收藏

    德国运用数字技术为推动德国教育、科学和研究的国际化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这是德国在国际竞争格局下,实施全球化科技合作的战略布局和推动教育国际化的必然选择。德国通过积极推动以数字化教育为重点的国际合作项目,构建数字化的课程与学术交流平台,引导企业参与数字化教育产品与服务的对外输出以及鼓励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的协调等系列举措,进一步推动了德国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进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国际化流动,提升了德国高校的国际知名度,并通过教育援助在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教育现代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德国以数字技术推动教育国际化发展,这对我国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双减”政策的战略意义、实施挑战与进路选择*
    靳玉乐, 张铭凯
    教育科学    2022, 38 (6): 15-20.  
    摘要917)   HTML45)    PDF(pc) (916KB)(530)    收藏

    如何有效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是一项颇受关注的重大民生工程。“双减”政策作为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的一记重拳,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也引发了诸多讨论。诚然,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尽善尽美,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应准确理解政策意图,而且要理性反思政策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挑战。通过调研和理性检讨,从政策评估的视角来看,“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中仍然可能面临负担转移、职业倦怠、质量盲区、实质性不公平、资源不足和社会支持弱化等挑战,这会削弱“双减”政策本身的实施成效。为此,应进一步优化政府、社会和学校“三位一体”的治理体系,强化政府治理的权责关系,明晰社会治理的引导作用,突出学校内部治理的主动作为,提升系统治理的协作效能和探索因地制宜的治理张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体系探析*
    曹茂甲, 姜华
    教育科学    2021, 37 (3): 89-96.  
    摘要385)   HTML106)    PDF(pc) (1138KB)(513)    收藏

    本研究在对30位高校青年教师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借鉴扎根理论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动力结构、生成途径以及改进方式进行了系统分析,建构了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的理论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力体系包括环境驱动、效能驱动、情感驱动和价值驱动四种相互关联的样态维度,主要通过外部激发、需求匹配、专业认同、价值联动的方式实现生成和发展。提升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动力需要改革评价机制,锚定发展方向;尊重教师主体,匹配发展需求;营造良好氛围,提升专业认同;统一内外价值,激发成就动机。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跨学科视域下的校长课程领导力:内涵特征、构成要素与提升策略*
    张辉蓉, 谢小蓉
    教育科学    2021, 37 (6): 29-35.  
    摘要795)   HTML16)    PDF(pc) (889KB)(510)    收藏

    课程领导力是校长诸多能力中的首要能力。跨学科教育的迅速发展为研究校长课程领导力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路径。跨学科视域下的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指校长能领导教师团队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的能力,具有前瞻性、发展性和影响性等特征。其包含跨学科课程价值理解力、多学科课程内容整合力、立体化课程环境创设力、全局性课程组织实施力和针对性课程评价反馈力。提升跨学科视域下的课程领导力,需要校长重塑适合跨学科课程的校园文化,合理开发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优化跨学科教学的教师团队,统筹促进跨学科课程实施的外部支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如何使教师卓越?美国的经验与启示*
    赵振红, 于兰
    教育科学    2021, 37 (5): 64-71.  
    摘要373)   HTML15)    PDF(pc) (935KB)(496)    收藏

    追求教师卓越一直是美国教师教育努力的目标。为使卓越教师教育有章可循,先厘清卓越教师的内涵,继而构建了卓越教师的评价标准。为实现教师卓越发展,美国制定了促进教师发展的举措:强化教师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多部门协同合作;设立卓越教师奖励项目;教师质量提升计划。为保障这些举措落到实处,美国建立了完善的评估与问责制度。美国培养卓越教师的举措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此在”与“彼在”: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困境及出路*
    王芳
    教育科学    2021, 37 (4): 41-47.  
    摘要466)   HTML15)    PDF(pc) (969KB)(496)    收藏

    从场域的视角审视学校道德生活,将道德置于广阔的学校生活中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据学校社会组织理论,构建了学校场域道德生活的基本分析框架,分别从关系、组织、行为、课程四个方面理解“此在”与“彼在”,关注作为存在者的学生“此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困境与探寻“彼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出路。“此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困境表现为师生关系场域道德生活疏离、班级组织场域道德生活枯燥乏味、课堂行为场域道德生活功能失调、品德课程场域道德生活欠缺生活质感等。“彼在”的学校场域道德生活出路有关心学校场域中学生的整全生命存在、实现班级组织的道德教育价值、建构课堂行为场域的道德教育意义、传承品德课程场域的道德内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4. 乡村教师政策执行的社会支持:构成及形成路径*
    蒋亦华
    教育科学    2021, 37 (3): 25-31.  
    摘要362)   HTML14)    PDF(pc) (913KB)(492)    收藏

    聚焦乡村教师政策执行,分析其社会支持,不仅因为政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政策实施,还涉及对乡村教师政策执行现状的评价以及国内学界相关研究的审视。社会支持的构成分析,应基于科学性、完整性、持续性、本土性等认知立场,强调对乡村教育以及教师专业成长规律的理解与尊重,强调解决问题而不必陷入概念内涵的无谓之争,强调不同群体的利益关联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协同关系。具体而言,乡村教师政策执行的社会支持涵盖政府支持、相关教育机构支持、乡村教师支持、舆论支持、专家支持、社会非财政投入支持等。社会支持由混沌的自发状态转化为清晰的组织状态,并不是自然的、必然的呈现,而是不同主体审视自我、改善行为、重构相互之间关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政府具有示范与主导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支持的状态和水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5. 中小学数字教材研究20年:历程、特点与展望*
    钟岑岑, 余宏亮
    教育科学    2021, 37 (6): 54-61.  
    摘要598)   HTML34)    PDF(pc) (1318KB)(490)    收藏

    数字教材作为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出版的核心资源,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影响日益增大。本研究聚焦我国中小学数字教材研究的20年发展历程,利用文献分析法探索其基本特点,以期为数字教材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来,我国中小学数字教材研究大体经历萌芽起步、迅速发展和回归冷静三个阶段,呈现出研究视角和方法趋于多样、研究范围和主题不断扩展、研究力量相对稳定且集中等特点。未来应聚焦基本问题,构建全面系统的数字教材理论体系;加强实证研究,彰显数字教材适切教学的实践品格;构筑研究高地,打造多元联动的数字教材研究专业队伍;深化技术赋能,开拓数字教材研究的创新方向;把握时代脉动,构建中国特色数字教材研究格局。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6. 教育现代化新理念*——关于“融合发展”内涵的探讨
    温宏宇, 喻聪舟
    教育科学    2023, 39 (2): 34-40.  
    摘要209)   HTML17)    PDF(pc) (973KB)(483)    收藏

    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中虽不乏融合之举,但效果不甚理想,特别是由关于“融合发展”的认识偏差所导致的现实问题更是屡见不鲜。“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新理念的提出不仅是在督促融合实践的积极产生,也是在督促对“融合发展”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融合发展”内涵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教育现代化的融合发展是一个体现着“一”与“多”相互转换的动态过程。教育现代化的融合发展既受到内在规定性的制约,也要遵从来自融合主体的价值判断。教育现代化的融合发展需要在确保正确的价值引领、足够宽广的融合视野、完善的体系建构的基础上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的持续生成。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7. 留守经历与农村儿童教育发展*
    梁在, 李文利
    教育科学    2021, 37 (3): 8-18.  
    摘要548)   HTML114)    PDF(pc) (972KB)(478)    收藏

    留守经历对儿童学习和健康的影响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重点之一,但分析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引入新的研究视角,利用2016—2018年陕西省的调查数据分别从留守经历、留守时间和留守模式三个维度考察农村儿童的学习成绩。研究发现:与从未留守儿童相比,短期留守儿童的考试成绩具有显著的优势,父母短期外出对儿童的成绩产生一定的正向作用,但若父母长期外出,则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与从未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差异不显著;父亲外出、由母亲监护的留守儿童语文成绩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研究还发现外出务工的父母经常回家与留守子女团聚有利于提高儿童的学习成绩。本研究提出了三个维度下儿童学习成绩差异形成的可能原因,并分别从政策和方法论两个角度提出了建议。以本研究的结论为基础,可以认为人口迁移或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流出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未来应将打工经济作为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动力,对此我们提供了两个可能的途径。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8. 学习主体“自我向度”的失落与回归*
    陈雪强, 靳玉乐, 徐学福
    教育科学    2021, 37 (3): 32-38.  
    摘要408)   HTML19)    PDF(pc) (928KB)(477)    收藏

    “自我”是学习主体的内在核心,学习起点上的自我意识、学习过程中的自我体验、学习结果价值取向上的自我实现共同构成学习主体“自我向度”的基本内涵,是学生主体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根本因素。然而,教育者往往从外部维度及第三人称视角探讨学习主体的发展,忽视学生主体——“我”的第一人称视角以及主体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实现的内在、内生和内发,造成学习主体“自我向度”的失落。“修己之学”是我国古代传统教育与学习思想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学习主体内在自我维度的自主、自觉和觉醒,强调在学习起点上“立己”,在学习过程中“觉己”,在学习结果上“修己”。因而,在新时代背景下挖掘“修己之学”内涵的丰富主体关怀和自我精神力量,对于实现学习主体“自我向度”的回归和中国传统学习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9. 初中校长多元领导对教师合作的影响*——基于集体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分析
    曾佑来
    教育科学    2022, 38 (4): 36-43.  
    摘要242)   HTML30)    PDF(pc) (1004KB)(476)    收藏

    基于多元领导理论、教师合作理论和文化自我表征理论,本研究探讨了初中校长多元领导对教师合作的影响及集体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共获得1 110份有效的样本数据,并运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以下结论:初中校长多元领导对教师合作有正向影响,与教师集体效能感也显著相关;同时教师集体效能感在初中校长多元领导对教师合作产生影响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本研究认为在教育实践中应重点关注校长领导与管理方式的优化,进而促进教师合作的有效生发与持续改进。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0. 智力障碍儿童父母教育支持的需求研究*
    刘全礼, 杨中枢, 王发兰
    教育科学    2021, 37 (6): 45-53.  
    摘要357)   HTML12)    PDF(pc) (924KB)(465)    收藏

    对1 510名智障儿童父母的调查发现,大多数智障儿童的父母有过给孩子治疗的经历,父母过去接受教育指导的比例不到一半且所受教育指导的质量不高;大多数智障儿童的父母有教育支持的需求,且对教育支持的要求很高;就具体的教育支持的方法而言,父母们期望通过纸媒自学的比例很低,面对面指导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是他们希望的方式。因此,应从智障儿童的确诊开始,为父母提供正确的家庭教育支持。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1. 审美经验最具教育性:基于杜威美学思想的研究*
    温辉, 彭正梅
    教育科学    2021, 37 (5): 12-20.  
    摘要459)   HTML19)    PDF(pc) (962KB)(464)    收藏

    杜威关于“什么经验最具有教育价值”的论述一直存在模糊性,但其晚年的美学转向补充和明确了这一点。杜威寻求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把艺术回归到日常生活之中。审美经验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受到情感和想象力的推动,不断克服阻力,整合过去和现在,面向未来而最终达到和谐完满的过程。这最为清晰和强烈地体现在艺术中,艺术的节奏性既强调解决问题和审美体验的过程,也强调结果性的艺术作品。杜威的审美经验确立了经验的教育标准,也就是,审美经验最具有教育价值,它真正地指向生长。这就要求教师像艺术家那样思考和行动,按照艺术创作的方式,以审美经验或艺术作品为结果导向来进行范例性的课程设计和教学,以强化儿童对审美经验的获得。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2. 终身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引进及其影响*
    侯怀银, 王晓丹
    教育科学    2021, 37 (5): 2-11.  
    摘要498)   HTML60)    PDF(pc) (960KB)(455)    收藏

    终身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引进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在引进的形式、载体、范围,引进理论与中国本土教育理论对话水平,以及引进理论对中国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创新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终身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引进不仅影响了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推动了中国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化,而且对人们教育观念的改变以及中国教育实践的发展和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终身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引进,给中国教育学者加强教育理论与中国教育实践的对接,实现教育理论的创新带来五个方面的启示:厘清国外教育理论的发展脉络;确立中国教育理论的自主性;立足中国教育实践;开展中外教育理论的“对话”;实现教育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3. 少年宫教育发展的历史嬗变、当下困境与未来路向*
    刘铮, 刘泽
    教育科学    2021, 37 (6): 14-21.  
    摘要507)   HTML17)    PDF(pc) (905KB)(450)    收藏

    校外教育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关键一环。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公办校外教育机构之一,少年宫及其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期、繁荣期、转型期与创新期四个阶段。当下,少年宫正面临着由社会环境变迁引发的内部结构松散、人力资本流失以及管理评价模糊不清的困境。展望未来,以校外教育治理为契机,在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少年宫应在坚守教育性与文化性的基础上推广公益性,在现代化进程中探索课程与管理的新形式,在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中明确权责关系,在加强正面宣传中引领校外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教育的认同危机与发展理路反思*
    于松梅
    教育科学    2023, 39 (1): 62-68.  
    摘要240)   HTML22)    PDF(pc) (958KB)(449)    收藏

    受后现代主义哲学和文化思潮影响,融合教育成为全球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从隔离到融合的变迁给现代主义范式下的传统特殊教育带来困惑与未知感,特殊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因受到融合教育的冲击而面临认同危机。本研究以史为鉴,审视特殊教育认同危机背后的历史文化脉络,致力于纠正融合安置地点而非教学成为特殊教育的关注焦点,以及淡化残疾与其他人类差异的差异性等错误认识。本研究还就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理路进行反思,强调特殊教育学界需要深入体认自身学科在教学上的“特殊性”本质。面向未来,我国特殊教育发展需基于国情和社会文化土壤,探索具有中国特色、有效、负责任的融合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5. 教育理论的实践转化机制研究*——基于教育主体“情感体验”生成的维度
    李栋
    教育科学    2022, 38 (1): 27-34.  
    摘要282)   HTML25)    PDF(pc) (992KB)(445)    收藏

    “情感体验”的生成作为理性认知与感性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教育理论实践转化主体的动机、信念、态度与行动倾向,需要主体通过身份认同、理论认同与关系认同,构建自我生成场、价值共识场与平等对话场,明晰外在角色规定与内在身份认同、专家倡导理论与自我运用理论、理论逻辑确定性与教学行动不确定性之间的边界张力。激活教育实践主体的利益需求、验证教育理论转化的实践效果、联结教育主体间的人际信任、达成教育主体间的价值共识等基本环节,共同构建了“情感体验”生成机制的运作模型。探索“情感体验”生成的可能路径,需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赋权增能,整合教育理论“可信、可用与可爱”的三重诉求,构建教研协同的学习共生体。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6. 政策网络视角下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政策执行的困局与破局*
    徐赟
    教育科学    2022, 38 (5): 83-90.  
    摘要205)   HTML39)    PDF(pc) (1197KB)(443)    收藏

    民办学校分类管理的顶层设计已形成主要政策框架,但在执行中尚未取得整体性进展。用政策网络理论划分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政策执行中的网络结构和利益主体,剖析其网络互动关系,发现在政策执行中存在政策社群与府际网络的权责分配不均衡、府际网络内各行动主体间资源依赖具有非对称性、府际网络与生产者网络互动迟滞、生产者网络内有利益冲突与议题网络结构性缺席等困境。为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政策平稳有序执行,要完善政策顶层设计,合理调整政策社群与府际网络权责分配;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疏通府际网络各行动者互动关系;强化监督与指导,促进府际网络与生产者网络互动;畅通生产者网络,赋予议题网络中教师和学生的利益表达权。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7. 学校归属感如何影响师范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基于专业承诺的中介效应分析
    李维, 史秋衡
    教育科学    2021, 37 (4): 82-89.  
    摘要382)   HTML16)    PDF(pc) (1065KB)(440)    收藏

    探索学校归属感对师范专业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提升师范专业大学生专业准备的程度。采用学校归属感量表、学习投入量表以及专业承诺量表对310名师范专业大学生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否考虑专业承诺,学校归属感对师范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投入均有较强的直接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正向的;在学校归属感影响师范专业大学生学习投入的过程中,专业承诺能够充当部分中介作用。针对此,学校应重视帮助师范专业大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特点以及未来工作的价值,在课程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和发挥空间,构建短期与长期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这些管理措施来提升师范专业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以及专业承诺水平,进而提升师范专业大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8. 传统与创新:哈佛大学教育领域博士学位制度的实践探索及启示*
    王玉佳, 李越
    教育科学    2022, 38 (1): 57-63.  
    摘要329)   HTML28)    PDF(pc) (929KB)(439)    收藏

    1920年,哈佛大学在美国率先突破传统的博士培养类型限制,创立了彰显实践性特色的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为美国教育领域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教育博士学位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哈佛大学结合实际对教育领域两种博士学位制度从目标定位、课程设计及实践安排进行了变革与创新,创建了特色鲜明的教育领导博士学位和教育哲学博士学位项目。哈佛大学两种学位制度对我国研究和实践取向的适度分化,学科兼容、师资互济的新型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及处理好两种学位共性与差异性关系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9. 制度化精英主义视角下高等教育治理的效能、困境与变革*
    李艳辉, 朴雪涛
    教育科学    2022, 38 (6): 58-66.  
    摘要249)   HTML7)    PDF(pc) (950KB)(439)    收藏

    制度化精英主义重视关键少数精英作用的发挥,是我国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和进行高等教育治理的一种价值理念。从实践效果看,制度化精英主义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治理效能,促进了高等教育治理中国模式的形成。同时,制度化精英主义也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分层的固化、资源配置的失衡和校际质量声誉的巨大差距。未来,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一方面应继续坚持制度化精英主义,另一方面要根据新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融合精英主义与平等主义的高等教育治理理念,发展基于市场竞争与校际合作的高等教育治理机制。

    图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我国基础教育课外补习研究:历程、困境与展望*
    薛海平, 高翔
    教育科学    2022, 38 (5): 59-66.  
    摘要348)   HTML50)    PDF(pc) (932KB)(436)    收藏

    我国基础教育课外补习研究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萌芽期(1979—2000年)、发展期(2001—2010年)、成熟期(2011—2020年)、深化期(2021年至今)。已有课外补习研究存在四个方面的深层困境:一是已有多数研究侧重课外补习需求方的视角,缺乏课外补习供给方视角;二是已有多数研究着重使用实证研究方法,缺少理论建构研究;三是已有多数研究滞后于政策出台和实践发展,研究的前瞻性不足;四是已有多数研究专注国内课外补习问题,鲜有课外补习问题的国际比较研究。未来应加强对课外补习供给方的研究,丰富课外补习研究视角;加强课外补习理论研究,构建课外补习研究理论框架;推动课外补习多学科交叉研究,拓展研究学科视野;加强课外补习调查研究,倡导混合方法研究;强化课外补习治理政策评估研究,为课外补习治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年期检索
文章检索
      访问总数:
      当日访问总数:
      当前在线人数: